张秋生,女,54岁,中共党员,平度市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近日,一个感人故事在群众中传播:平度市人民医院医生张秋生在主刀手术期间,胆结石突然发作,痛得无法站立,因怕别的医生不熟悉病人的情况,在注射一针杜冷丁后,张秋生又重新站上了手术台,又坚持做完了两台手术,当天,她共做六台手术。张秋生的事迹引发媒体持续关注。其中,11月28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以《山东平度:医生手术时突发胆结石,靠止痛针完成手术》为题,播放新闻时长2分21秒;11月3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山东平度:突发胆结石 医生打止疼针完成手术》为题,分4个时段刊播张秋生事迹;当日,新华社又以《青岛一医生打杜冷丁坚持手术受关注》为题刊发电稿,对事件进行了深入报道。
事情具体的经过是这样的:2016年11月18日下午3时许,当时,平度市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秋生作为主刀医生,正在进行一场子宫肌瘤手术,正当子宫已切除、包埋结束,即将进行关腹时,张秋生突发胆结石,腹部呈撕裂状绞痛……
而此时,预定的第六台手术也已经准备停当。这台手术患者的负责医师也是张秋生。接诊以来,患者的诊断、手术方案等都由张秋生经手。而且患者病情比较复杂,其子宫肌瘤已经像妊娠六个月那么大,且位置特殊,是阔韧带肌瘤……摆在张秋生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离开手术台接受治疗,换其他医生进行手术,要么采取紧急措施止痛、坚持完成手术。张秋生选择了后者。
“我最了解她的情况。如果临时换医生,容易对病人不利。所以我就要求打止疼针,为她完成手术。”张秋生平静地回忆说。
在张秋生的坚持下,医生先后给她注射了阿托品和6542(盐酸山莨菪碱),但疼痛没有得到缓解。无奈之下,医院最后给她注射了一针杜冷丁。这种强镇痛剂一般只做应急止痛用,常用会形成依赖。疼痛稍稍减轻后,张秋生便再次登上了手术台。这次,手术又进行了4个多小时。期间,为克服注射后带来的口干反应,护士们不得不时常用医用导液管给张秋生嘴里输水。晚上20时左右,手术成功结束,张秋生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走下手术台。
近日,第五、第六台手术的两位患者都已经先后出院。平度人民医院对她们进行了回访,她们目前病情都很稳定,恢复良好。
事后,据平度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李群回忆,他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赶到为张秋生会诊,经诊断,张秋生的腹痛系胆结石发作引起,医护人员立即给张秋生注射镇痛剂。李群和手术室的其他同事纷纷劝张秋生回去休息。但是作为主治医师和主刀医生的张秋生担心其他医生不熟悉病情,在自身疼痛得以缓解,确保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张秋生又一次回到手术台,顺利完成手术。
据平度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副护士长吴菲菲介绍,听闻张秋生突发病痛,她立即赶到现场,只见张秋生面色苍白、浑身湿冷、双手捂着肚子蜷缩在凳子上。麻醉师眼疾手快扯下平车上的软垫铺在地上,将她扶下手术台,张秋生两手紧紧顶压自己的右腹部,蜷缩在软垫上不停地呻吟,额头上渗出一层汗珠,头发和衣服都已完全湿透,紧接着又开始恶心、呕吐。
“张秋生突发胆结石后,能在短时间内通过紧急处置控制住病痛,再次走上手术台而且顺利完成了手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平度市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荆友斌告诉记者。
手术后,由于患者病情复杂,手术后身体虚弱、不能说话,记者采访了患者家属李红。他告诉记者,在手术前他就听说主刀医生张秋生在手术室里突发病痛,却仍然坚守岗位,从下午4时左右一直做到晚上8时许。“手术结束后,张医生出来的时候都是被其他医护人员架出来的,这让我特别感动。”李红这样说。
据了解,今年54岁的张秋生已经工作了33个年头,她对每一位患者都认真负责,即使自己身体不适,也坚持为患者解除病痛。张秋生也曾碰到病人看病医药费不够时,自己掏钱给了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