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泉 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水务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时间 : 2017-08-17   来源 : 青岛文明网

  人物简介

  于永泉,男,生于1962年10月,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水务有限公司中润制水有限公司白马河泵站家庭值守。

  事迹概述

  古有愚公为民造福,奋力移山,今天,也有一个人,为了便民出行,竟然动手修起了路,他就是中润制水有限公司一名普通的职工于永泉,自1978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制水一线工作,近40年的一线工作使于永泉练就了一身好手艺,而他留在当地群众心中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一条路,这条路尽管不算宽阔,但却十分平整,细沙铺满路面,难见坑洼起伏。一条通往水厂坑坑洼洼的无名路,就这样在他的手上改头换面,不仅为四邻八舍的村民打开方便之门,更是成为了一条村民晚上出来散步的必经之路,得到了周围群众的纷纷称赞。宽大白底的铁质路牌,上书“永泉路”三个大字,这便是村民们对于永泉修路壮举的认可。

  风雨无阻埋头干 挥汗如雨不动摇

  夕阳西下,空气中的炙热一点点的褪去。村口的小桥边,飘过一阵阵夹杂着稻杆儿香味的炊烟。大村镇前尧村与开城路相连的乡间小路上,一个蓝色的身影正在聒噪的蝉鸣中,手持铁锨不停忙碌着,老于的小推车里装满了石头,汗水顺着脸上的“沟壑”流淌,鬓角的白发在余晖中显得格外晃眼。

  老于,名叫于永泉,1978年参加工作来到了自来水厂,这一干就是39年。他三十九年如一日,将自己的青春挥洒在这片他所热爱的土地上。周围的群众一谈起他,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的。“老于是个好人,他不像我们庄户地里的人,我要是他就整天喝着茶水坐在老板椅上看报纸,可他呢,没事的时候总是自己主动添加工作量。”一名村民坐在地头上点起一根烟,冲着老于归来的方向喊到“快歇歇吧,明天再干!”

  一身淡蓝色洗的有些发白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湿,于永泉每天风雨无阻地穿梭在这短短的几百米的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没有资金支持,没有材料供应,他和妻子硬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默默地完成了这样一项“惊人创举”。谁能想象得出,今天这条平整宽广,为周围群众带来便利的乡间小路,在若干年前还是村子里人人谈及就叹气的“污点”。当人们口口称赞着这条来之不易的路,并用他的名字命名为“永泉路”的时候,于永泉那走过了56个春秋的脸色居然泛起了些许羞涩。

  铁肩担道义 平凡老于干大事

  有不少人问他,“修这个路,一天给你多少钱?”他说没有人给他钱,他做这个事情也不是为了图什么钱。有些人会不理解,“不给钱,你干这个干嘛呢?”老于总是淡淡的说:“非得要钱吗?权当锻炼身体了,垫吧垫吧大家伙走路都方便。”也常有人问他修路的意义,老于不会讲什么大道理,只是平静对人说“修桥补路,积德造福,这条老生产路,坑坑洼洼的,晴天还好,可一到雨天,崴脚的、滑倒的、蹭一身泥巴的都有……平常人从这边走都得小心再小心,更别说是老人和孩子了,修路不是为给我自己博什么好名头,就是为了给周围的群众行个方便。”

  也是从那第一场雨开始,老于就动了要修好这条路的决心。为了不耽误正常工作,老于主动利用早晚空闲的时间推着小车,四处搜寻石块、废砖瓦、建筑残料填到坑里,再走20分钟的路到干枯的河底挖沙回来把路垫平。刚开始做的时候也遭受了别人的冷嘲热讽,什么“闲的没事找事”“逞能”等等流言时不时的就会传进于永泉耳中,他也只是笑笑,然后在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这垫着垫着,就上了“瘾”,成了习惯,800多米的路一垫就是半年多。周围群众的态度也在于永泉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渐渐的发生了转变,嘲讽声不知什么时候就变成了称赞声,村民们都纷纷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那个地方是最难垫的,以前那里有一个深坑,反复垫了几十次才垫平,往往刚垫好,随后就被拖拉机压坏了,就这样反复的垫,用了3个月的时间。”“这边原来只有不到两米宽,还有断层,现在都垫起来了……”为了交通方便,于永泉将原本狭窄的路段也被拓宽到四米,就连小路与公路“接茬”的地段也被他垫的没有明显的差别。他眯着眼睛指着远处向过往的人介绍着,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些许自豪,看着如今铺垫的十分平整的路段,可以想象出当初面对着那样“狰狞”路况,于永泉在这里是怎样的汗流浃背,一辆小推车又是怎样的来来往往,才能够填平这样偌大的一个深坑,又是如何辛苦才能垫平两段路之间的明显的断层,而他只是简单的将三个月的辛苦劳作一笔带过,留下的是对自己的成果的无比自豪,这样一条看起来不长的路,就是如此在于永泉手中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一点一滴的改变着它原来的样子。

  现在于永泉看这条平整的路就像是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的保养维护,每天一早出门就来看看这条路,只要是下雨啦,过大车啦,或者是路面又有坑了,就赶紧过来修补好。

  便民出行不再愁 熠熠闪光永泉路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响亮的口号到了于永泉这里变成了“要便民我修路”,而于永泉自己也用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切切实实的践行着这句话,那个无论是骄阳似火还是寒风刺骨之中,推着小推车一趟又一趟来回穿梭的蓝色身影深深地印在当地每一位村民的心中,这一次,于永泉,这个平常而又不平凡的男人,就在这方小小的天地之中迸发出了巨大的力量。

  “现在路真的修起来了,从村里到公路上,一下子节省了十多分钟的时间,河滩上的废料也没了,路两边满是刺的植物都被老于一点一点剪掉了……”今天再从于永泉所在的村子经过,听到的都是村民们对于永泉和他那条“永泉路”不绝于口的称赞声。不但路上跑车痛快,环境好了连晚上散步的村民也愿意从这里开始走,绕一圈回到家里,心情畅快无比。默默地付出换来的是所有人对于永泉的支持与激励,几乎每一个经过的这条路的人,都会主动停下跟修路的老于聊一会儿天,甚至连村里地领导们为了鼓励他都帮他拉过两次垫料。

  “老于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许多走过这条路的村民实实在在的享受到了方便,又自发的做了一块路牌来感谢他,“永泉路”三个大字在夕阳里格外显眼。

  道路宽敞且平整,路牌清晰又醒目显眼。于永泉每天推着车,早晚两头奔忙在他的“永泉路”上。今年于永泉已经五十五岁,头上零星的白发和脸上深深的皱纹都昭示着他已然不再年轻,如同慢慢下落的骄阳却依然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我就想把路实实在在的修好,把工作踏踏实实的干好,修路不是为了个名,路坏了我就修,在这干五年,我就修五年,在这干十年,我就修十年,在这干多少年岁,我就修多少年岁。”一字一句,铿锵有力,这是于永泉对自己的许诺。说这话时,于永泉似乎有几分拘谨,但他脸上刻着的却是水司汉子的刚毅,他身后屹立不倒的是那颗为民奉献的精神!

(责任编辑:陈 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