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淑玲 崂山区沙子口街道戴家埠社区居民
时间 : 2018-01-19   来源 : 青岛文明网

  人物简介:

  段淑玲,女,1962年8月出生,崂山区沙子口街道戴家埠社区居民。

  事迹概述:

  段淑玲是戴家埠社区周围远近闻名的爱老、敬老的好榜样,她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侍奉93岁的养母。做为一个“养女”,她深怀爱老之心,恪守敬老之德,力行孝老之举,以责任去体现孝道,从点滴小事做起,践行传统美德。自小过继给养父母始,不管养父母怎么苛刻她都忍着,幼小的心灵便开始懂得感恩和回报,从养父生病期间的床前悉心照料,到后来为其养老送终。养父去世后,她将养母接到家中,从饮食起居到聊天解闷,不是亲生胜似亲生,数年如一日的恪尽孝道,侍奉父母,善待家人,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真谛。她用爱和行动诠释了尊老爱亲的含义,她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赢得了家人和周围邻居的尊重和赞扬。

  事迹正文:

  爱之永恒,不离不弃。在国家还没实行计划生育那个年代,大多数家庭的孩子没有少于三四个的。很多家庭往往会把孩子过继给自己亲戚来抚养改为他姓,父母一方面想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环境不想苦着孩子,另一方面也给亲戚留个后。段淑玲在家中排行老六,自出生后不久,生母就以这种形式把她送到了这个新的家庭成了养女。每个人都该有被呵护的童年,而她却没有,她从懂事开始便承担起了家里所有事务,养父母的脾气不好,只要不顺他们的意,便会挨一顿打骂,她的身上时常有青一块紫一块的瘢痕。在养父母家虽然吃的好穿的好,可她并没有感觉到快乐,她认为养父母是不爱自己的,为此常常躲在角落里哭泣。记得有次她病得很重,养母给她端来一碗炒芹菜,她伸出双手如视珍宝的将它牢牢的捧在手心里,她很怕,很怕这只是个梦……从她上学后,养父母就从未给她做过一顿饭,这碗菜对她来说承载着太多的东西,她感觉手里沉甸甸的……直到泪水湿透了她衣襟,她的思绪才渐渐平静下来,原来这不是梦,一切都是真的!这碗菜不仅深深触动着她幼小的心灵,还让她得到了那份期盼已久的母爱!从那天起,她懂得了感恩也学会了宽容,不管养父母怎么苛刻她都忍着,因为她知道养父母恩情大于天,他们的心里有自己的。后来她长大了,养父母为了养老的私心,给她找了一个上门女婿,和他们同住一个屋檐下。

  常言说的好“一房不住两家人”。养父母都是强势的人,时常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火。在某年的春天,养父母对他们说:“我们老了不用你们养,死也不用你们来葬,房子是我们的,没有你们的份,有本事你们就走……”之类的气话。她当时只说了一句“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就这样没过多久他们含着泪离开了,离开了这个家,但他们没走远而是就近租了房,目的只有一个照顾好他们老俩口。搬家后,村里人对她的离开议论纷纷,因为她是“养女”不是亲生的,大家都说他们不会养老了,毕竟人老了就是累赘。老俩口听到大家的议论,心里慌了,便要求她每月给140元养老费。(那个年代是一个工人月工资也就150多),她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点了点头。虽然她时常还会借别人的钱来生活,但她每月月底还是准时给老俩口送去养老费,从未拖欠。就算生活过得再苦再累,她也从未抱怨过。

  多年后,她们全家搬到了临村生活,虽然离老俩口远了些,但她还像以前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老俩口。不管自己在养父母家干活到多晚,老俩口都未曾留过她吃一顿饭,每次都是饿肚而归……有时正好碰到路人,用似笑非笑的语调说怎么连顿饭都混不出来时,她微一笑,不说话,含着泪就走了……

  细心照料,无处不在。人们常说,孝顺老人最大的挑战是“色难”。千难万难不过给父母一个好脸色,若在照顾老人时流露出半点不耐烦,就会让老人很不安心,这样的情况在段淑玲家里是看不到的,尽管有时候段淑玲也会遇到难心事,但她从不在老人面前表现出来,相反她干什么事情都要看老人的脸色,养父这个人喜欢打牌,平时输赢都挂在脸,每次打牌输了,她总是主动的去安慰他,逗他开心。在她的字典里,老人开心、健康就是福。

  离家那年的冬天,养母哮喘犯了,生活不能自理,她没白没夜的照顾养母的饮食起居,经过数十日的调理治疗,身体才慢慢康复起来。不久养父,查出了心梗和动脉瘤,在医院检查、住院治疗的那段时间,她不仅要安抚照顾好养父让他安心养病,还要照顾好家里养母的饮食起居。那段日子她每天家里医院两头跑,人都瘦了一大圈。她怕养母有太多顾虑,所以关于养父的身体情况,她从来都报喜不报忧。养父康复出院后,为更好的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她辞掉了工作,每天骑自行车准时出现在养父母家中,风雨无阻。为了让养父母的晚年生活的更加幸福,让养父母体会到温暖,她经常陪他们聊天,了解他们近期的精神状况、身体状况、有哪些需要,了解后她都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满足他们的需要,保证让养父母的生活过的舒心。不管是传统节日还是生日,她们全家都会聚在一起庆祝。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现在每年的春节,她们全家还会同养母一起“回家”过年,在老房子里住上一段时间。几十年过去了,段淑玲用自已的行动做到了“分家不离家,再远不断情!” 我被她的这份孝心深深打动着,尤其是那句“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没有豪言壮语,也没用华丽的辞藻,但正是这朴实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大道理。

  苦尽甘来 积善得福。四年前养父心梗病情加重,不想拖累她,最后选择了“静静的离开”,养父去世那天眼含泪水,依依不舍的对她说:“这辈子,有你这么个好女儿,我很知足……”养父去世后,她就把养母接到家里住照顾,把家里唯一火炕给了养母,还安装了空调。养母是个老党员要强了一辈子,觉悟性很高,做什么事都要按要求,什么事都必须依着她,干净整齐了一辈子。正所谓百事孝为先,她尊重老人的以前的生活习惯,把养母的饮食起居照顾的很好。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养母的精神状况很好,身子骨比较硬朗,至今还能端着碗吃饭,不要别人帮忙。老人说:“人老了,不用吃得好,穿得好,心情好比什么都强。他们都很孝顺,我就心满意足了。”

  很多人都说段淑玲有福,但吃过的苦,经历的辛酸只有她知道,做为一个“养女”,这数十年来,她所付出的一切,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她常说:“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自己。”她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她数年如一日的恪尽孝道,侍奉父母,善待家人,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真谛。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的责任。上行下效,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的风气就能一代代传下去,将中华民族的美德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陈 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