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伟 崂山区沙子口街道西九水社区居民
时间 : 2019-05-09   来源 : 青岛文明网

  人物简介

  张红伟,女,1970年出生,崂山区沙子口街道西九水社区居民,汉缆集团职工。

  事迹概述

  张红伟是西九水社区的好媳妇,她二十六年如一日照顾失明婆婆,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她当婆婆的眼睛,为婆婆在黑暗世界里开了一扇窗。除了照顾日常生活起居之外她经常陪婆婆聊天,让陪伴成为最长情的告白。

  张红伟对婆婆心怀感恩,她知道婆婆虽然双目失明但记性很好,孙子在外当兵,每当孙子过生日的时候,她总是催着儿媳妇给孙子打电话,临近过年也盼着孙子回家。婆婆越是牵挂孙子,张红伟就越是觉得应该好好孝顺婆婆。因此张红伟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也会跟婆婆唠嗑,讲一下孙子的近况,让她老人家放心。

  事迹正文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西九水社区的张红伟把这首诗作为座右铭,26年来,她每天照顾双目失明的婆婆,为她做饭洗衣,打理家务。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她把婆婆当亲生母亲一样侍奉,用实际行动诠释孝道。

  悉心照料,当婆婆的眼睛。在西九水社区,提起宋珍玉老人,大家同情她遭遇的同时无人不羡慕她有个好儿媳妇。她的儿媳妇张红伟从嫁来以后,一直负责婆婆的生活起居从未间断。

  1993年,23岁的张红伟刚结婚时,她已经知道婆婆双目失明,但她却有着一颗纯朴善良的心。婆婆自从失明之后就再也没见过外面的世界,作为儿媳的她经常给婆婆讲现在的事情,于是她就成了婆婆的“眼睛”,帮她去感知世界的变化。她对所有亲朋好友说:“谁没有父母呢,婆婆眼睛看不见,那我就当她的眼睛。”

  因为婆婆下床是摸索行走,为了方便宋珍玉床下活动,家中摆设20年基本没有变化,张红伟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婆婆,带着婆婆把所有家里的摆设熟悉一遍也是她每天的任务。因为怕伤到婆婆,她把家里所有锋利的桌角凳角做上保护套,危险的角落也做了些保护,家中新添了家具,她也会领着婆婆多走几遍,让她记住摆放的位置,以防她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发生危险。“婆婆喜欢花,虽然看不到但是嗅觉特别灵敏,闻着花香心情也会变好。”张红伟时常为婆婆添置鲜花,每次摆上花都要带婆婆熟悉位置,红艳艳的茶花,洁白无瑕百合,象征希望的绿色君子兰……不但要让婆婆摸到花的摆放,还要把美丽的花名说给她听。每每看到婆婆脸上皱纹舒展,张红伟也感到高兴和欣慰。

  不辞辛苦,为孩子树立孝顺榜样。张红伟白天在工厂上班,有时候上夜班的她白天回来仅睡四五个小时,即使一身疲惫她仍然坚持为婆婆做家务、做好吃的饭菜。每天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都要陪婆婆说说话,给婆婆解解闷。每天做好饭,她也总是将盛好的饭先端给婆婆。平日里,张红伟还经常给婆婆买她喜欢吃的零食。吃饭上她总是变着花样给婆婆做。婆婆不喜欢吃菜市场的菜,她就亲自给婆婆种土豆、白菜。

  “我刚结婚那会儿,第一次给婆婆洗澡的时候,婆婆说不用不用,自己洗就可以。我说既然嫁进来了,您就是我的亲妈,我给您洗澡那是应该的。当我快洗完的时候,我丈夫回来了,他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泪如雨下。婆婆也跟着失声痛哭。我就在那里安慰他们娘俩。”张红伟回忆说。

  张红伟二十六年如一日,为婆婆洗澡、梳头、捶背、剪指甲、聊天,这20多年的婆媳缘也让她收获很多,赢得了亲人、朋友、邻居们的一致认可。并且,儿子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也非常孝顺长辈,尊敬老人。虽然在部队当兵,作为孙子也经常写信或者视频通话与奶奶聊天询问近况。孩子深知母亲的不易所以时常往家里寄礼物,这种孝道的传承也是来自张红伟的言传身教。

  十年未出远门,陪伴成为真情守候。气候逐渐暖和了起来,宋玉珍老人脱掉了手套和围巾,周末借着大好的阳光,张红伟把凳子从屋内搬到了院子里,让婆婆安静地坐着晒太阳。

  刚吃过午饭,张红伟把婆婆手中的碗接了过去,在厨房一番收拾之后,又烧了一壶热水,给婆婆端去了一杯茶。从生活起居到一日三餐,她都不离婆婆身边。“我嫁到这个家26年了,这些都是应该做的。”

  为了多挣点钱,张红伟的丈夫在外打拼。宋玉珍老人双目失明,媳妇的陪伴变成了一种守候,“不敢让她单独行动,不管是上厕所或者回房间都要牵着走,所以除了到门口卖点菜,其他时候都不敢从她身边离开。”为此,张红伟已经有十年没有真正踏出过家门。所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张红伟对婆婆心怀感恩,她知道婆婆虽然双目失明但记性很好,孙子在外当兵,每当孙子过生日的时候,她总是催着儿媳妇给孙子打电话,临近过年也盼着孙子回家。婆婆越是牵挂孙子,张红伟就越是觉得应该好好孝顺婆婆。因此张红伟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也会跟婆婆唠嗑,讲一下孙子的近况,让她老人家放心。

  张红伟的孝心平凡却不简单,她不仅感动了街坊邻居,也成为社区居民的道德榜样。百善孝为先,孝顺老人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很伟大。

(责任编辑:刘 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