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爱 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曲家庄社区居民
时间 : 2019-07-10   来源 : 青岛文明网

  人物简介:

  刘秀爱,女,1951年3月出生,山东青岛人,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曲家庄社区居民。

  事迹概述:

  在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曲家庄社区有这样一位好媳妇,她视公婆如亲生父母,七年如一日照料重病在床的婆婆,她是一个平凡人家里的不平凡媳妇,被无数婆婆羡慕、被无数媳妇视为榜样。她乐观开朗、活泼外向,经常参加社区的文艺活动,是大家的开心果;她与人友善、热心助人,是大家的好邻居。她用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发自内心的“爱”与“孝”,为这个家营造了祥和温馨的气氛,为家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她就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人——刘秀爱。

  事迹正文

  1971年,刘秀爱和丈夫结婚后就一直和婆婆一起生活,由于丈夫常年在外出海捕鱼,孝敬老人和照顾年幼子女的重担落在了刘秀爱的肩上。几十年来,她们婆媳情同母女,她从来没和婆婆红过脸,像亲生女儿一样,“生活中没有口角和矛盾是不可能的,最主要的是能够相互体谅。”刘秀爱说,婆婆也不容易,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她心里一直记着。

  无怨无悔,悉心照料生病婆婆

  2011年,85岁的婆婆摔了一跤后,生活不能自理了,大小便都在床上解决,刘秀爱从来没有抱怨脏、累,一心扑在婆婆身上。为了不让卧病在床的婆婆卧床过久而生褥疮,她定时要给婆婆翻一次身,每天都不定时的用温开水把婆婆的全身擦洗一边,婆婆每天都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老人在床上呆久了,经常会着急,总想出去看看。早些年婆婆身体状态好一点,刘秀爱还会抱着婆婆去门外晒晒太阳,并招呼邻居陪着一起聊聊天、解解闷。“我一直把我的婆婆当我的亲妈来照顾,我婆婆年轻的时候也很能干,种菜、采茶、料理家务、照顾孩子……家里的活都是我们一起做,感情自然也非常好。看着她卧病在床,我心里也很不好受,只能通过平日里的照顾为她减轻病痛,让她开心点。”刘秀爱说。

  2016年,刘秀爱的婆婆患上认知障碍,脑子糊涂,经常像孩子一样发脾气。有时候连身边的人都认不出,靠近她还会挨骂,但刘秀爱从来没有半点怨言,总是耐心的安抚婆婆。等到老人有意识的时候,看到刘秀爱一直守在跟前,老人就拉着儿媳妇的手,眼里含着眼泪,嘴里嘟囔着:“辛苦你了,辛苦你了”。

  刘秀爱对婆婆的照顾,尽管都是点点滴滴的小事,但每一处都是为婆婆着想的。婆婆喜欢吃粗粮,她就每天变着花样调剂婆婆的一日三餐。有一次婆婆想吃海菜饼,可是家里没有海菜了,天晚了市场也关门了,她就到社区的农家宴挨家挨户找,终于在一家农家宴店里找到了海菜,让婆婆吃上了心心念念的海菜饼。

  2018年,92岁高龄的婆婆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在照顾婆婆的2500多个日夜,刘秀爱寸步不离,离开时间从来不超过一个小时。“只要离开一会儿她就喊我,叫个不停,我一步也不敢离开。”刘秀爱说。直到现在,刘秀爱提起她的婆婆还眼含泪水,依依不舍。

  言传身教子女,大家的好邻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刘秀爱多年的身体力行为子女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子女们从小就养成了尊老、孝老、爱老的好习惯。子女们参加工作后,每次领到薪水都会给老人买营养品和衣服,尽自己的一份孝心。“我的妈妈时常跟我说‘你们的奶奶一个人拉扯孩子长大,照料咱们这个家,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不容易啊,你们一定要好好孝顺她。’这么多年来,看到我妈妈对奶奶一直都这么好,不怕脏累,悉心照顾她,从来没有什么怨言,我从她身上真正体会了‘百善孝为先’的含义。”刘秀爱的儿子说。“我的妈妈在80年代时,还做过计划生育接生工作,我们社区有很多年轻人都是我妈妈接生的。”多年从事社区接生工作的刘秀爱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只要她知道,总是跑前跑后的帮忙。有时候产妇家里生活困难,她就从家里拿鸡蛋和红糖送给产妇,与人友善、热心助人的她,总是和邻里相处的很和谐,很融洽。

  孝源于心,爱生于情。刘秀爱把对婆婆的“孝”与“爱”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她孝老爱亲的事迹被邻里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被大家纷纷点赞。但是刘秀爱却说:“谁没有变老的时候?我做的这些只是尽了自己的义务罢了。”

  曾获荣誉:1988年1月获得王哥庄街道“三八红旗手”称号;1991年1月和1996年5月获得王哥庄街道计生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1998年6月获得崂山区“五好文明家庭”称号;2002年5月获得王哥庄街道“优秀母亲”称号;2008年5月获得王哥庄街道“优秀母亲”称号。

(责任编辑:孙 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