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良 胶州中心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时间 : 2020-03-09   来源 : 青岛文明网

  人物简介

  王春良,男,生于1983年2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主要事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日夜奋战、迎难而上的作风,让人感动;他们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催人奋进。王春良,就是抗“疫”一线上的一名白衣战士,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王春良身为一名医生,责无旁贷,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逆向而行。1月26日,在看到医院发出的紧急动员令,他第一个报了名!然后平静而坚毅地告诉了家人他的选择。疫情就是命令,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刻不容缓,26日当晚他便驱车从老家赶回了胶州。27日一早,与其他11名医护人员迅速集结为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救治诊疗组,集体进驻隔离病房。

  在隔离病房里,最难熬的就是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工作。从穿内衣开始,一层一层逐一穿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手套、护目镜、隔离衣和靴套,不能有一丁点马虎!王春良心里始终坚守:只有做好自我防护,才能更好地救治病人!为了珍惜防护用品,治疗组全体成员尽量延长值班时间,提前少吃饭、少喝水,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好。

  进入隔离病房内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吃喝拉撒,解决生理问题只能靠穿戴纸尿裤。脸上、手上因为长时间穿戴防护用品,布满了勒痕。在隔离病房里的每一步医疗活动都非常不容易,查体、记录生命体征、诊疗操作等等,本是医务人员的“家常便饭”,但当穿上防护服,它完全不透气,不知不觉中就汗流浃背。汗水蒸腾中,护目镜也起了一层雾水,雾气太多时还要经常晃动头让水珠冲刷镜面。每次值班下来,王春良整个人都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虽然条件艰苦,但无论是在凌晨1:00,还是清晨7:00,当整个城市还沉寂在睡梦中的时候,王春良也都一直在一线坚守。每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隔离病房时,无论有多劳累,他都会按照规范的流程脱下防护服,保证每一个污染面处理得当,然后进行个人洗漱消毒,整个流程下来要花费将近1个小时的时间。但他明白,只有规范的防护措施,才能不给病毒传播留下一丝可趁之机。

  面对未知的新型冠状病毒,虽然已经细致地学习了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诊疗方案,但是刚接触病人时,王春良心里仍感到有些压力。而且新冠肺炎让人很头疼的一点,是它的隐蔽性很高,这完全超越了诊疗组及专家组对新冠病毒的评估。入院八天后,病人的症状明显缓解,然而在给病人胸部CT检查时发现,肺部情况较入院时加重!不得不重新给病人上了心电监护仪。经过专家组的指导及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终于发现原来这正是新冠病毒隐蔽性发展的特别之处,于是调整了治疗方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加服中药。终于在五天之后的又一次胸部CT检查后显示病灶明显吸收!大家悬着的心才慢慢地放了下去。

  刚刚进驻隔离病房时,病人的情绪很低落,王春良总是在日常工作中安慰和鼓励他。随着病情的变化,病人变得有些焦虑,总是不断地问“什么时候可以出院?”王春良说的最多的就是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后来,在诊疗组的救治下,病人逐渐康复,在出院的时候,高举双手表达感激之情。

  每天,当结束值班回到清洁区,王春良都是在看专业书,虽然他很舍不得这些“宝贝”跟着他进入隔离区,但是多年养成的学习习惯,使他不得不忍痛带着它们进去了,而这也是除了手机充电器,他带进隔离区的唯一物件了。每次晚上不值班的时候,他往往会看到十一、二点。上夜班,拎着两本专业书上班,也已是多年的习惯。正是这多年的专业积累,才使得他有信心、有决心为这次抗击“新冠”疫情发挥自己的力量。

  自1月27日进入隔离病房,王春良已经与家人十多天没有见面。面对父母的担心,他总是安慰母亲,“我是一名医生,这个时候就该冲锋上阵!妈,我们防护的很好,您不用担心!”五岁的女儿总是不停地问“爸爸什么时候回家?我想爸爸!”。面对女儿的思念,王春良这样跟女儿讲“孩子,爸爸很想你!但是,爸爸在做一件勇敢的事情,希望你以后也要像我一样!”勇敢的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生命重于泰山,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就是命令!王春良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医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他将与同事们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防控疫情斗争中彰显白衣战士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孙 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