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可湖 城阳区红岛街道东大洋社区居民
时间 : 2020-06-09   来源 : 青岛文明网

  人物简介

  于可湖,男,1971年8月出生,城阳区红岛街道东大洋社区居民。

  主要事迹

  搏击海浪勇救人。因疫情的影响,原本春节前后每天都要出海捕捞的于可湖,今年格外清闲。“从去年11月份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家修整,为春节前后的忙碌做准备。哪知道遇到了疫情,这下彻底在家闲着了。”虽然近段时间海洋捕捞也陆续复产复工,但于可湖的客户外地人居多,大多客户未返程或者居家隔离中,达不到需求量无法出海的于可湖只能在家继续等待。“我们的收入来源就是靠出海,闲了这4个月,大家都没有了收入,虽然他们嘴上都不说,但是他们的家庭状况我都了解。作为船长,我啥也做不了,只能干着急。”3月12日,于可湖接到了一批订单,这让他兴奋不已,这意味着闲了四个月的他们,终于可以出海捕捞了。

  3月13日凌晨5点,天刚蒙蒙亮,于可湖和船员们就驾驶着渔船驶离了码头,前往胶州湾海域捕捞。他们每个人都很兴奋,一想到能够满载而归,浑身都充满了干劲。上午八点半,正值捕捞的最佳时间,正在收网的于可湖隐隐约约看到一公里外的一艘渔船上,有两个人正在冲着自己的方向不断招手。根据多年出海经验,于可湖立马反应过来他们遇到了问题。于是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即停止作业,调转船头开足马力全速驶向小船。“虽然离他们只有一公里,但因为风浪比较大,开过去得十分钟左右。要是他们真出了什么事,多耽误一分钟,就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人命关天,也不允许有犹豫。”

  当于可湖靠近时,才发现求救的渔船已经进满水即将沉没。船上的两人正拼命抓着船上的栏杆不让自己落入水中。于可湖和船员们立马将缆绳抛向两个人,让他们绑在自己身上,几人合力将落水渔民拉上渔船。三月的海水依旧冷得刺骨,两位渔民已被冻得面色苍白,于可湖先扶着渔民回到船舱中,给他们找了些衣物临时穿着取暖。后又返回船头,用钩子勾住即将沉没的渔船,坚持将受损的船拉回了码头。于可湖深知渔民在海上打拼,全靠一条船,所以即便再困难,于可湖也想帮着他们把“饭碗”保住。

  等将二人安全送回码头安置好后,已经将近11点了,因错过了当天最佳捕捞时间,于可湖也再未出海。虽然当天出海的收获没有完成客户的要求,但是当于可湖向他们解释时,客户都表示理解,也非常赞同于可湖救人的行为。这些天来,于可湖从未提起过救人的事,甚至连家人也不曾说过。直到被营救的二人来致谢,大家才知道发生在他和船员身上的惊险又感人的事迹。被营救的二人想要补偿于可湖和船员们的损失,但被他们一致拒绝了。于可湖觉得同在海上打拼,遇到困难了互帮互助是应该的。“看到他们人没事,这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感谢。我也希望每一位渔民都能够顺顺利利出海,平平安安回来。”

  邻里间的好榜样。于可湖为人随和、开朗,助人为乐是他的家常便饭。身为船长,于可湖的工作经验可是非常丰富,他经常慷慨地分享自己的海上经验,在他看来,海上作业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大家多一点海上作业知识,就少一分危险,不仅如此,他还义务帮渔民修机器修网。今春,新冠疫情爆发,正在服役中的儿子于继凯给父亲于可湖打电话,自己正在服役无法归家,拜托父亲替自己为社区出一份力,于可湖一合计,干脆全家合力,给社区捐赠一点生活用品吧,带着自己儿子的心意,于可湖向社区捐赠了10箱方便面。

  生活中,于可湖对父亲也是非常孝敬,母亲去的早,于可湖担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给父亲做饭、洗衣、按摩、陪父亲聊天......“孝”这个字,在于可湖家展现的淋漓尽致。是街坊四邻中不得不竖大拇指的存在。

  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我们看到了一代渔民的淳朴与善良。风雨中他搏击海浪,救人于水火,他珍惜别人的生命也珍惜渔民赖以生存的渔船,他孝敬老人,邻里互助,他的这种大无畏勇于奉献的品德和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和赞扬。

  曾获荣誉:城阳身边好人、城阳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

(责任编辑:孙 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