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花 胶州市洋河镇河西郭小学教师
时间 : 2020-10-10   来源 : 青岛文明网

  人物简介

  姜玉花,女,1972年8月出生,胶州市洋河镇河西郭小学教师。

  主要事迹

  她从19岁中师毕业,就抱着改变家乡孩子命运的初衷,回到偏远的家乡校园里,一直担任着低年级的教学工作,不知不觉已埋头苦干了28年,其中担任班主任工作23年。工作勤勤恳恳,教学成绩遥遥领先。作为一名平凡的农村教师,每天做着平凡的工作,但每一天都充实快乐着。

  她深爱着这片土地。她生长在这片土地上,这艾山的每一个村庄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的亲朋、她的同学无不让她感受着这片土地的温暖和爱。经历过改革开放初期的她深知知识和商品粮的重要性,所以当她一走进师范校门就为自已定下了一个目标——回到家乡,教好家乡的孩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这朴实的愿望现在看来或许有些可笑,可这一想法却鼓舞了她二十八年。她的父母没有文化,甚至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文盲,但他们用微薄的力量支撑着她考上了中师,而这都源于他们对知识的信赖——读书有用。二十八年前,她的愿望实现了。看到亲友邻居因为她吃上了商品粮投来的祝贺的目光,她暗暗为自己定下一个朴素的目标——毕业后回到家乡,让家乡更多的子弟走出大山。没想到这一想法竟已经陪伴她走过了28年。特别是近十几年来,上级政策作出新的调整,长期在偏远乡村工作的教师根据工作情况,成绩优秀者可以考录进城,当时她的孩子正在上小学,公公有病,急需照顾。同事、同学们劝她:以你的工作成绩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过城里人的生活只是一步之遥,可这些善意的劝告都被她断然拒绝了。甚至现在她都回避面对她的闺蜜、朋友,因为她不想背叛她的理想离开她家乡的子弟。因为她相信:孩子们看到她就看到希望。多少次,不由得她想起那句诗:“为何我的眼中常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这也成为了她这些年来不懈努力的原动力。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参加工作以来她的备课是最详细的,她的作业批得是最认真的,她班级的学生是最快乐的。而随之而来的也就是学生家长挤破脑袋都想把孩子送进她的班来。就拿前年来说:按照年龄和身体情况,她本可以向学校申请担任较轻一点的工作,但学校领导找到她让她担任班主任,她毅然爽快地接受了任务。开学没几天,在检查午休时,一不小心扭伤了脚踝,医生建议她卧床休息,并警告她:不听医嘱,会留下后遗症。可看看刚开学的孩子,作为班主任,她怎么忍心扔下他们不管,她咬咬牙坚持下来。就在这时候,她们班的孩子王丽(化名),因家庭贫苦,有随时辍学的可能,看到这么品学兼优的孩子的不幸遭遇。她联系学校领导,拖着受伤的脚,多方奔走,终于为孩子申请下了助学扶贫款,看到孩子出现在校园中的身影,听到家长感激的话语,她想到的却是:又一个即将辍学的孩子被她拉回了校园!她为此感到高兴,脚部的痛疼早被忘到了九霄云外。那段时间,因为和丈夫在一个单位,随时都可能面对丈夫“检查”,她像地下工作者一样抓住任何可能的机会为孩子们多做一些工作,回到家里,一头栽在沙发上,看着自己已经发红痛疼的脚,面对丈夫责备的目光,她只好报以满脸的苦笑。直到学期结束,她仍然坚持着、工作着,真的如医生所说:一年半才敢正常走路,直到现在她走路还有疼痛的感觉。不过每每回想起孩子们的进步,她心里仍然咬着牙说:无怨无悔!这一切说到底就源于一个原因:她是从心底里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

  在学生管理方面,她总是因材施教,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尖子生的培养、中等生的促进、后进生的转化,相比前两条后者更难也更重要,因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希望,越是后进生越需要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为了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她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并及时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负担,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她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她班级的后进生总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些孩子的幸福感更是大大增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8年的教育生涯,多多少少自己也有了一些成果的积累。但最近的教学理念的革新,又对她敲响了警钟,成绩固然存在,但不应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她所教的每一节课都不应该短斤少两。她必须信守自己进入师范的承诺。她不可能给学生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但她一定把她最好的教给他们。她不可能让她的孩子都变成天才,但她会让他们每一节课都有所收获,成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这些道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于是利用工作之余,她先后进修了专科、本科函授学习,特别是最近几年里不断充实自己,先是通过了计算机应用资格考试,成为她们学校第一个通过的教师,接着又通过了全国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在她们学校又是第一人。她的心里始终认准一个目标:外边有的她要学会,学会之后自然会回馈家乡的子弟,她可以不会,但她可以学。她决不允许自己以任何理由耽误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作为一名教师,觉得自己始终要践行为人之道,从师之道。特别是现在,她觉得教师更要讲敬业和奉献。她也正是这样做的,坚守着三尺讲台辛勤耕耘、开拓创新、默默奉献。

  成绩不能满足,名誉催人奋进。因成绩突出,她先后荣获胶州市优秀教师,胶州市优秀班主任,青岛市最美教师。

(责任编辑:兰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