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汪洋,男,汉族,1976年4月生,中共党员,山东青岛人,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协会会长。
主要事迹
为了救出8名游客,“英雄队长”汪洋将身体浸入冰冷的海水中,最后以人梯形式将游客救出。大年初二下午3点半左右,青岛栈桥景区游人如织,此时海水凌冽刺骨,气温跌至零下4度。几名游客正在海边礁石游玩,突然间,海水飞速上涨,转眼已经没过几名游客的脚踝。
景区工作人员接到求助后,致电志愿者汪洋,他是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协会会长,拥有丰富的救援经验。春节期间,他和他的队友仍不断在景区志愿巡逻,劝阻想要贸然上礁石的游客。接到电话后,汪洋立马赶到现场施救。
“我一人湿身,换来8名游客的安全。”“一接到栈桥景区有游客被困栈桥西侧礁石的信息,我们就拿着连体水服到达救援现场。”汪洋说,在到达现场后,海水已经没过了游客脚下的礁石。他眼疾手快冲上前将一名9岁左右的小女孩背了出来,当他再次下水救援时发现,潮水急涨,水已经淹没到他的腰部。
走近游客被困的礁石,救援经验丰富的汪洋发现,游客可以踩住另一块礁石安全上岸,但是两块礁石距离大约1.5米,被困游客由于多是不谙水性的女性还有一位老年人,很难跨越两块礁石,为了尽快转移游客,身高1.7米的汪洋当即趴在两块礁石中间,说道:“踩着我的后背和屁股,从我身上过。”面对犹豫不决的游客,汪洋又大喊:“潮水马上涨上来了,大家快点!”就这样,7位游客踩着这座“人桥”陆续安全返回了岸上,避免了裤子湿透的尴尬和不适。汪洋虽然穿着防水服,不过因为趴在水中,海水还是从领子处灌进衣服中。
上岸后,景区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提醒他赶紧换衣服。汪洋确保游客安然无恙后,就悄悄返回了救援车,连说一句谢谢的机会也没留给游客。回到救援车,汪洋找出了一件大白防护服换下身上湿透的衣服,简单整理后又回到了海边。
“本能一趴,只为让受困者安然上岸。”“咱青岛人都知道,潮水涨得很快,当时我们就判断,被围困的十有八九就是外地游客。海水已经是马上就要湿到他们的鞋了,如果我们再赶回岸边救援车上去拿扶梯,时间来不及。”汪洋回忆起当时的一幕,仍然颇多感慨。他说,外地游客来青岛旅游,又遇到降温,如果衣服、鞋子湿了,换洗肯定不方便,还可能影响原定的旅游计划,也不希望外地游客来我们青岛游玩,结果湿着身子或者生着病回家。为了尽量让游客少受罪,他当时来不及多想,穿着防水服就冲进了海中。
谈及救人事件,汪洋反复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他表示,“我做了很多年救援工作,我知道当时的情况只能让他们踩着我的背走,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保障所有人的安全。而且当时是我同意他们踩我过去的,游客们在过去的时候都对我说了‘谢谢,谢谢’”。在他看来,爱心涌动的青岛自有一份城市大爱,这里生活的每一个人遇到类似的情况,都会做出跟他一样的选择。
上山下海英勇施救,他却不求回报。大年初一的下午,汪洋通过无人机提醒游客。“前面礁石上的这几位游客,赶快后撤!潮水已经上涨,赶快后撤!”过年期间,在海边围栏处,总能看到身穿红色救援服的汪洋正在不断用无人机提醒游客。在他苦口婆心地劝说下,一批批游客及时后退,避免了被困礁石的风险。此外,汪洋曾多次参与救援活动。
2021年7月份,河南多地遭遇暴雨洪涝灾害,汪洋和队员们赶赴千里之外的新乡,全面投入灾区百姓转移工作中,队员们的救援工作得到了当地的高度评价。在一份落款为新乡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的感谢信中看到,七名救援队员在汪洋队长带领下,舍小家为大家,冒酷暑、抢时间,先后对新乡市6个受灾严重村庄和小区进行救援和防疫消杀,圆满完成救灾和防疫任务。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新乡百姓,鼓舞了抗洪士气,拉近了豫鲁两省人民感情。2022年7月底,青岛澳门路海域两小伙被大浪卷入海中,引发全网关注,在救援过程中,汪洋不畏凶险,带领队员们下海进行搜寻。2022年8月份,江苏游客张先生爬浮山游玩时走了野路,没想到快爬到山顶时被困悬崖。危急时刻,市北公安浮山新区派出所立即赶往现场救援,汪洋带领应急救援部队员,经过四个小时全力救援,遇险的张先生被安全解救。
“以身作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在节假日期间,总能看到汪洋的身后跟着一批小小志愿者,小小志愿者的家长跟在后面。早在10多年前,汪洋便已经开始投身志愿服务事业。那时,汪洋的儿子刚上小学,他就时常带着儿子和班级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图书馆、博物馆、海边等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从原先的3、4个小朋友参加到现在已经发展到326人的“公益家长群”,他始终想要:让“向善”的种子在未成年人心中生根发芽、真正培育起来。多年来,他开展百余场进学校、进社区的应急救援知识活动,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知风险、避风险”,真正让人人都能够“自救、互救”。
通过和汪洋的长时间接触,家长们都很钦佩他,无论是上山下海、扶老帮幼,还是应急救护,高风险区防疫消杀……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和队员们的身影。汪洋和协会志愿者身穿的“志愿红”,早已成为青岛这座城市亮丽的公益名片之一,他的行为也引导着孩子们成长为善良勇敢、温暖友爱的人。
“我们和汪洋队长一起合个影吧!”不少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和家长已经成为汪队的“粉丝”,在大年初一的志愿服务结束后,大家争相和汪队合影。
“该出手时就出手,为汪队长点赞。”1月25日,人民网对此关注报道称汪洋义无反顾跳海救人,是“寒冬暖举”,央广网盛赞青岛“英雄队长”在栈桥海边唱响“好汉歌”,勇敢的举动诠释了“城市温度”,彰显了城市的文明底色。
汪洋说:“我们计划从初一至初五,每天下午海水开始涨潮起,在栈桥景区来回巡视,主要是提醒游客尽快上岸,避免被困在水里。如果遇到突发情况,要帮忙协助解决。”当夜幕降临,这时栈桥景区流光溢彩、璀璨夺目,前来游玩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汪洋坚守在执勤岗位上,提醒广大游客注意潮汐变化,安全游玩。
不顾海水刺骨,他义无反顾甘当“人梯”智救8人;面对众人的赞誉,他却说“这件事本来就是青岛人应该做的分内事”“看到需要的人都会搭把手”……总有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是青岛这座“大爱之城”的又一次生动演绎,像汪洋一样平凡的英雄用一句句“应该”温暖了远方游客、感动着万千网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世间美好的志愿精神与大爱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