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贤亭 平度市店子镇史家村党委书记
时间 : 2023-03-07   来源 : 青岛文明网

  人物简介

  王贤亭,男,汉族,1965年4月生,山东平度人,中共党员,平度市店子镇史家村党委书记。

  主要事迹

  “要是23年前告诉我,村集体能收入360万,我真是不敢想。那时候,要是能把村庄的债务给还清了,我都能高兴得睡不着觉。”担任了23年村书记的王贤亭谈及这些年村庄发展深有感触。但如今这个360万也只是平度市店子镇史家村发展的一个小目标,这些年,看着村庄的“森林银行”越来越茂密,看着好几个产业园相继落户,看着村庄越来越美,村民越来越富裕,他的工作干劲越来越足了。

  对于村庄发展,王贤亭有着自己的考量。他认为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他瞅准发展时机,精细对接、积极争取,力争让更多项目在史家村落地。2018年,平度市店子镇决定筹建新材料产业园,需要征地800亩,得知这一“情报”,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敏锐直觉,王贤亭当机立断,连夜召集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开会,统一全村思想,争取把产业园落到史家村,在征得全体村民同意后,第二天上午仅用1小时就完成征地签字,使得新材料产业园比预计时间提前半年开工建设,产业园顺利建成,仅土地流转费用一项就为村集体带来1000万的收入,王贤亭也因此“一战成名”。

  在服务企业发展上打造“史家速度”的背后,蕴含着村民对王贤亭的肯定和信任,更凝结着王贤亭带领全村加快发展的努力和心血。2021年,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店子镇决定将胶东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落户史家村,先行启动区涉及11家企业。王贤亭带领史家村村民仅用3天时间就与区内企业完成签约,并顺利完成园区内企业的拆除回收工作,他再次展现了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目前,村庄共引进企业38家,不仅给村民提供了更多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也让村庄发展真正走上了“高速路”。借“招商引资”的东风,村庄流转租赁土地共计1000余亩,为村集体增收160万元,同时,村民们到周边企业务工,人均也有6-7万元的收入。

  作为一个自然资源禀赋并不算突出的村庄,从负债累累到现在远近闻名的示范村,其中诀窍,用王贤亭自己的话说就是“把村里的资源用活了”。近年来,他多次带领村“两委”成员外出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最终选择走收益可观又能美化环境的“森林银行”绿色发展之路,结合对大街两侧、河滩、沟崖、边角零星地进行整治,王贤亭带领村民们充分利用村内闲置空间逐年栽植苗木,为村庄挖到了增收的“第一桶金”。

  为了买到最便宜的树苗,王贤亭和村干部们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用2元一棵的价格购进第一批树苗,在精心养护下,长成后的树苗卖到了300元一棵。截至目前,全村新建绿化带3000平方米,种植苗木达260余亩,新栽玉兰、海棠、法桐等各种树木1.3万余株,不仅提升了村容村貌,每年还能带来村集体收入15万元。在此基础上,村党委还领办了绿林缘绿色农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每年分红120万元,2021年史家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00元,较2018年增长32%,不仅还清了12万元的村级债务,而且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森林银行”。

  “村庄治理是重中之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王贤亭说。他从自身做起,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谈心交流,牵头成立“正当红”老干部志愿服务队,以老带新传帮带,村民们劲都往一处使。他推行党员联户,要求联户党员将定期走访和日常联系相结合,为群众提供精细化服务。对于村里支出,初上任的王贤亭带领党员干部仅用1天时间就将全村十几年的陈欠及“三角债”全部清理完毕,一分不差、一笔不落。

  “村里的断头路影响生活,娶媳妇的车都进不来,重新规划村里的路,打通大街小巷。”“滩后边通向产业园的路没有路灯,晚上回家不安全,尽快装上路灯。”……在王贤亭的日记本上记着村民们反映的各类问题。为此,他带领村委通开了所有的大街小巷,清理了全部的“三大堆”,安装路灯,并打造了多处休闲娱乐的广场,先后硬化路面10000多平方米,浆砌排水沟8000米,打造5000平方米的绿化带。过去光秃秃的村庄,现在已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每到晚上村民们在广场河边散步,满满的幸福感。

  23年的坚守,只为了脚下这片热土。2020年11月,王贤亭被山东省委组织部授予“山东省担当作为好书记”荣誉称号,2022年6月被选为青岛市“作风能力提升年”先进典型。在他的带领下,村庄荣获“山东省森林村居”“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多项先进称号,他用“实在实干实绩”谱写了一位村书记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华丽乐章。

(责任编辑:刘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