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云 李沧区兴华路街道营子社区居民
时间 : 2023-04-06   来源 : 青岛文明网
  人物简介
  陈瑞云,女,汉族,1946年7月生,山东潍坊人,李沧区兴华路街道营子社区居民。
  主要事迹
  她身残志坚,她不仅为年迈的父母养老送终,还一直照顾罹患精神疾病的弟弟;邻居一家遇到困难时,她毅然伸出援手;她还曾为人寻亲,帮忙找到分离了半个世纪的生母——近年来,李沧区兴华路街道居民陈瑞云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
  邻家父女住院,她身有残疾依然伸援手。2022年2月2日,大年初二,家住四流中路的陈瑞云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陈瑞云推开门发现,敲门的是家住隔壁、患有二级智力残疾的慧慧。“我爸爸在家动不了啦,奶奶你快救救他吧!”陈瑞云立刻上门查看,发现慧慧的父亲江洪世倒在床上不能动弹。
  10多年前,江洪世和女儿从嘉定路搬到了陈瑞云家隔壁,一直靠江先生微薄的退休金度日,日子过得相当紧凑。这一切,陈瑞云看在眼里。陈瑞云让慧慧送父亲去医院治疗,可慧慧表示,家里没钱,去不了医院。
  “我这里有1000元,先拿去救急!”陈瑞云找出了压箱底的现金,但她知道,这些钱还不够交付住院押金。情急之下,陈瑞云拨通了多年好友、李沧区中心医院大夫王德华的手机。“救人重要!”王德华听了陈瑞云的讲述后表示,先把江洪世送到医院,剩下的事情他去协调。
  江洪世入院后,陈瑞云长舒了一口气。可屋漏偏逢连夜雨,慧慧在医院照顾父亲时,又不慎摔成了骨折。陈瑞云得知此事后,再次拨通了王德华的手机,协调骨科给慧慧治疗,又拜托内科的护士们给父女俩买饭、安排护工照顾……
  很多人不知道,为这对父女忙前忙后的陈瑞云,自己本身就是一名残疾人,右手只有两根手指能动弹;因为长期罹患风湿病,年事已高的她只能弯着腰慢慢行走,除此之外,还患有多种慢性病。“你自己都有残疾,还管别人干啥?自己好好照顾自己才是啊!”不少人劝过陈瑞云。
  “她是我的邻居,住了10多年,早和亲人一样了!亲人有困难,哪有不帮的道理?”陈瑞云给出了坚定的回答——邻家父女住院时,陈瑞云拄着拐杖,拎着马扎子,去找他们的亲戚,动员他们帮一把;陈瑞云还到社区打听,帮父女俩争取到了相关救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陈瑞云的奔波下,父女俩的医药费有了着落。
  不顾手脚残障,多年陪护父母照顾患病弟弟。“她以前在厂里上班的时候,就是个热心人。”邻居们说,1946年出生的陈瑞云是家中长女,从小就知道生活的艰辛。陈瑞云小时候,父母在纺织厂里工作,一边拉扯着四个孩子。陈瑞云为了照顾弟弟妹妹,无论寒冬酷暑,几乎每天都要去胶州湾挖蛤蜊贴补家用,因为双腿长时间浸泡在海水和淤泥里,她患上了风湿关节病。
  1961年,陈瑞云顶替母亲成为了纺织厂工人,当时天气非常寒冷,陈瑞云把厂里配发的手套给了弟弟妹妹,自己的右手却在1963年的一次生产事故中被卷入机器,不慎受伤落下残疾。腿上患有风湿关节炎、手上有残疾……陈瑞云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康复之后,陈瑞云一边在厂里上着班,一边帮父母照顾着弟弟妹妹。
  “现在回头想想,一家人在一起互相照顾的日子,很让人怀念。”陈瑞云感叹,70多年来,她一直记得小时候,父母下班后一家人围在桌前吃饭,全家其乐融融的样子。上世纪90年代,陈瑞云的母亲病逝后,老父亲悲痛不已,几年后,老父亲的生活也开始不能自理。陈瑞云拖着残疾之躯,为卧床的父亲奉上一日三餐,日夜陪护在父亲病床前,直到2006年父亲去世。
  陈瑞云在照顾老父亲的同时,还要照顾罹患精神病的弟弟。父母年事已高之后,无力照顾弟弟,只能将其送往精神病院。20多年来,陈瑞云按时去医院看望弟弟,给他带去亲手烹饪的饭菜,将换下的衣服拿回家清洗。逢年过节,陈瑞云都会早早做好饭菜送到医院。有一年的除夕,整个下午一直在下大雪,陈瑞云做好年夜饭准备去看望弟弟,可她在马路上一直打不上车,浑身湿透,两条残腿麻木僵硬,疼痛难忍。尽管如此,陈瑞云咬牙坚持着,在路边站了两个多小时,直到打上车,将年夜饭送到弟弟的病房。
  组团外出旅游,她帮千余名残疾人走出阴霾。“附近很多人知道我身体不好,经常上门来陪我聊天,我买菜的超市老板知道我腿脚不好后,每次都帮我送菜。”陈瑞云称,自己多次受过他人帮助,她总觉得,自己应该回报社会。2001年,忙碌了大半辈子的陈瑞云退休后加入了李沧区肢体残疾人协会,在活动中认识了更多的残疾人兄弟姐妹。陈瑞云觉得,回报社会的机会来了。
  陈瑞云发现,很多残疾人因为行动不便,即便是想看一看精彩的世界,也没有机会。陈瑞云让女婿找到车辆,联系了爱心驾驶员,带着残疾人走出家门,游览各地风景名胜。从2001年到2020年疫情前,陈瑞云每年都会组织旅游,带领1000多名残疾人逛遍了济南、苏州、无锡等全国20多个城市。
  很多残疾人跟着陈瑞云旅游时发现,在景区能享受到半价甚至全免费,他们在感激陈瑞云的同时,感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关爱。他们重新燃起了希望,开始通过努力走出困境、走出迷茫。小陈致残后,感觉整个生活都变了,整个人变得沉闷起来,甚至还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自从跟随陈瑞云旅游之后,她对生活有了重新认识,对人生充满信心。“陈大姐带领我走出家门后,我看到外面的世界这么精彩,我再也不想那些事了。”小陈感叹。
  陈瑞云身残志坚、照顾亲人和邻居的事迹不仅感动了邻居,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深受触动。这些年,陈瑞云经常以“做母亲我不残缺”为主题到监狱进行帮教,很多服刑人员听了陈瑞云孝敬父母,照顾弟弟和邻居的事迹后,深受感动,表示要好好改造,早日回归社会。
  她拄拐帮人寻亲,找到分别50年生母。2013年,陈瑞云得知同为残疾人的小曲,一直想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2003年,病榻上的父亲告诉小曲,他只是小曲的养父。小曲的生父母,是沧口一所医院的实习医生和护士。
  据父亲回忆,1962年夏天,一批刚入职的护士被分配到这家医院,小曲的生母就是其中一员。那个时候,医院里有一群前来进修的实习医生,其中一人,就是小曲的生父。两个年轻人很快互相吸引,两颗年轻的心靠得越来越近,情不自禁之后,小曲来到了这个世界。年轻的护士要面对流言蜚语,更无力抚养小曲,只能偷偷躲到农村生下小曲,随后送给了别人,经过几次转送,最终由养父母抚养……
  常言道,血浓于水。小曲知道自己的身世后,愈发想找到自己的生母。但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妈妈早已不在医院。巧合的是,小曲出生的那一年,陈瑞云正好在医院住院,听很多医生和护士讲起过这件事。为了帮助小曲,陈瑞云再次拄着拐杖、拎着小马扎到医院打听,询问了很多退休多年的老护士和医生,终于找到了小曲的亲生母亲。
  50多年过去,贸然见面,很可能让母女俩原本平静安详的生活横生变数,陈瑞云没有更多过问。但不久之后,发生在小曲的孩子婚礼上的一幕让她非常欣慰——小曲收到了一个厚厚的,没有写名字的大红包。小曲知道,这是生母对女儿、外孙和外孙媳妇表达祝福。
  对于很多人来说,人世间的美好和希望,往往是要经历过磨砺才能拥有。很多人,因为看见而相信,但陈瑞云,因为相信而看见——虽历经磨难,对亲友的关心爱护,对美好的向往,一直是陈瑞云的追求。  
(责任编辑:兰 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