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琦 城阳区棘洪滩小学教师
时间 : 2024-03-17   来源 : 青岛文明网
  人物简介
  王若琦,女,汉族,1996年11月生,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城阳区棘洪滩小学教师。
  主要事迹
  大学期间投笔从戎,退伍不改军人本色,加入红十字队伍继续奉献社会。在学校她是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工作时间以外是一名应急救援队员,也是一名公益宣传志愿者。截至目前,王若琦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达886小时。曾获“感动城阳”道德模范、“全国优秀红十字志愿者”“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今日头条“头条好心人”等荣誉称号。
  战疫救援车上的特殊答辩,她在最前线鏖战16天。2015年,王若琦考上了成都文理学院,学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青春不止有眼前的潇洒,还有家国与边关,因为心里还有一个成为军人的梦想,2016年9月,正在读大二的王若琦从大学报名参军,在上海某武警部队入伍2年,2018年回到学校继续学习。部队的生活紧张、严肃,也促成了她果断勇敢的性格。2019年,王若琦加入了青岛红十字搜救队,继续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022年4月23日,是王若琦参加的青岛红十字搜救队驰援上海抗疫出发之日,不巧的是,这一天也正是王若琦的毕业答辩日。一边是关系着自己能否顺利毕业的答辩,一边是赴沪战疫的重任,这两件事她都不想耽误。王若琦联系了所在学院的书记,说明了自己的情况,表达了自己想为上海抗疫出一份力的决心,学校领导也对她的想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决定为王若琦安排线上专场答辩。4月23日早上9点多,她随青岛红十字搜救队的救援车辆前往上海,当天中午到达响水服务区后,身穿青岛市红十字会队服的王若琦,在救援车上用手机进行了答辩。答辩结束后,她和队友又马不停蹄地赶赴战疫目的地。王若琦和队友们在上海疫情的最前沿“鏖战”16天,最终圆满完成援沪任务。
  多次参加救援工作,想做有意义的事。踏入社会,16天的援沪经历,是王若琦交出的第一份答卷,却不是她参加救援工作的第一次。
  2022年4月,青岛市城阳区三标山发生山火,火势发展迅猛,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王若琦第一时间随青岛红十字搜救队赶赴火场,冒着滚滚的浓烟,熊熊的烈火与消防队伍并肩作战六天五夜。在扑救山火时,王若琦深入一线,作为中转人员,联络前线所需,并传达给后方,将前线的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因怕山火出现复燃,队员们轮番值守,不敢懈怠,昼夜不间断对一线火烧迹地进行巡山,通过绳索救援技术对悬崖峭壁余火进行清理,严防死守不漏一处风险点,确保火场不留一点隐患。
  王若琦积极上进,在部队时也曾受过多次嘉奖。王若琦说:“荣誉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一份激励,让我在后面的道路上保持斗志和热血。”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王若琦选择做好身边有意义的事,让自己踏实下来。
  抗疫归来教书育人,传承公益之心。现在的王若琦,是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小学的一名教师。王若琦认为当老师跟搜救工作有着相同之处——都需要耐心、细致。“救援工作容不得一丝马虎,当老师也是一样的,需要用耐心和爱心去呵护孩子们的成长。”她用爱关怀着身边的每一个孩子,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了解他们内心所需,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小王老师”。
  教书育人的同时,王若琦也在继续坚持参与公益事业。她跟着队员上山下海进行拍摄,充分发挥自身在媒体宣传方面的优势,利用休息时间选素材、剪视频,为搜救队留下更多珍贵的影像资料,用心记录红十字志愿者奋斗的场景,用情宣传志愿服务精神,传承公益之心。王若琦拍摄的视频多次被中国红十字总会、各大新闻媒体采用,为红十字的整体行动贡献了力量。
  投笔从戎保家卫国,危急时刻展党员风采,献身人道服务社会,教书育人传递正能量。她的愿望就是“靠近光,成为光,慢慢散发光”。王若琦的事迹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应急管理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转发,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党员的风采。
(责任编辑:兰 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