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润福 李沧区兴国路大桶水水站送水员
时间 : 2024-03-17   来源 : 青岛文明网
  人物简介
  夏润福,男,汉族,1982年9月生,山东潍坊人,中共党员,李沧区兴国路大桶水水站送水员。
  主要事迹
  他情有所托、前承后继,20年前上山灭火;他心有所寄、屡屡施救,20年后海边救人;他行有所尚、品有所泽,渐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热心。
  两年救四人,“送水工”发力滩涂地。2023年10月29日中午,一名71岁老汉在环湾路金水路立交桥下滩涂挖蛤蜊时,身陷淤泥中,他越挣扎陷得越深。就在体力耗尽,即将被淤泥吞没时,在附近赶海的热心人和派出所民警先后赶到,将老人救回岸边。第一时间到场救人的,正是送水工夏润福。常年赶海的夏润福深知老人被困的地方有多么危险,为了尽快将老人救上岸,夏润福毫不犹豫地把泡沫板放在滩涂上,半个身子趴在上面,半个身子在滩涂里划动,利用反作用力不断向老人靠近。靠近老人后,夏润福指导老人褪下了胶皮裤,随后扶着他爬到了泡沫板上,一手抓住老人的皮带,另一只手和腿开始划动,回到了岸边。
  这已经不是夏润福第一次救人了。两年来,他如同一个守望者已连救4人,金水路立交桥下,白泥地公园和白沙河入海口都曾留下他救人的身影,3个月前他就曾在白沙河入海口用同样的方法救了一名女青年。
  屡屡伸援手,“热血男”澎湃家国情。在海边遇险,可不是个小事,人陷入淤泥中都是无法自救,一旦潮水上涨,必然要溺水。他屡次救人的举动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源远流长、割舍不掉的情结。他是一个送水工,一个赶海人,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参军入伍不久就参加了扑救山火行动。当时,离大火还有好几百米,便能感觉到烤得全身发烫。他说,当时一心放在救火上,无暇多想,也不恐惧,事后想起来还是有点后怕的。退伍后他当过汽修工,后来于2014年来到青岛,和姐姐一起经营大桶水生意。
  “都说我们是‘退伍不褪色’,我觉得,关键时刻要敢出手。”
  正是这种情怀,让他铿锵前行。早在2021年7月的一个晚上,夏润福和朋友去白泥地公园西侧滩涂赶海,两人回到岸边时,突然发现消防车停下,消防员们纷纷跑下车。“我看他们那个状态,就知道肯定有人遇险了。”夏润福称,他拿起工具跟着消防员一路小跑,借助消防员手电筒的照明发现,离岸大约50米远的滩涂上,两名女子双腿都陷入了淤泥。在消防员们还在取装备时,夏润福便用“土办法”,趴在泡沫板上,向两名女子划了过去。“靠近了才发现,她俩什么装备都没有,不仅没有穿胶皮裤,甚至连头灯都没戴,随身就一部手机。”夏润福称,他抄起小铲子,将两名女子腿边的淤泥挖开,让她们拔出腿,趴在泡沫板上,随后不断划动,将她们救回岸边。
  润物细无声,“赶海人”演绎新风景。有朋友得知夏润福多次救人的事后,曾劝他说只要打个110或者119就行,没必要自己去冒险。对此他说,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既然看见了,决不能只打个求救电话,必须上前上前再上前!
  辽阔的海滋养着这座美丽的城市和城市中的人:乘车出行、办理各项业务……处处可见的优惠优先,让夏润福感受到青岛这座城市对军人和退役军人的深厚感情;在楼下遛娃时,经常有散步的老人叮嘱他,要看好孩子;外出送水时,经常能听见“谢谢”……“在青岛打拼的10年,感受到了青岛人的朴实,也让自己愿意用温暖来回报社会”,夏润福说。每次外出送水时也是他用心用情回报“第二故乡”的时刻,他总是轻拿轻放、风雨无阻;多年的赶海生活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的装备也越来越齐全:塑料网兜、胶皮裤、泡沫板、轮胎内胆、头灯……应有尽有,他时刻准备着随时伸出援助之手,行进在凡人善举的大道上。
  送水有所得,赶海有所获。最高贵的品格刻进了骨子里、融进血液里。他并非生而英勇,只是在危急之际,选择前往;他并非闲来无事,只是遵循内心声音,让不期而遇的“风景”融入了这座城。
(责任编辑:兰 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