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阳区赵红路小学“礼润童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时间 : 2022-04-11   来源 : 青岛文明网
  未成年人既是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也是新时代礼仪教育的生力军,在学校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未成年人成长“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奠定基础,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担当青岛市城阳区赵红路小学创新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举措,探索实施特色国学礼仪课程和武术课程,在学校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国学课程和武术课程为载体的文明礼仪教育新路径打造“礼润童心”德育特色品牌。

  一、抓实德育活动,强化活动育人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聚焦引导和教育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抓实抓好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做好做强思政教育、德育教育,扎实推进校园文明礼仪教育不断深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主题活动,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华传统节日为契机,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深挖节日背后的文明礼仪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渗透。采取国旗下微宣讲、主题班会、情景剧、宣讲等多种方式,让传统文化、文明礼仪教育走进校园带进家融入社会,以活动为载体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有效提高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二是抓实抓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近年来,学校找准教师队伍建设突破口和着力点,多措并举,致力于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德育专题教研等手段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创设名班主任德育团队,建立起学校德育教育名师工作室,汇聚一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师,定期开展德育主题班队会、德育活动研讨磨课,根据学生年龄和心智特点优化德育侧重点,全面提升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大幅提升学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二、深化课程推进,拓宽育人阵地

  一是推进教学训练融合。课堂礼仪作为训练切入点将学生课堂行为具体化、标准化,从学生课前准备、坐姿、举手发言、学会倾听等方面入手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影响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守纪律、守规矩,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生活习惯。并结合学生各课程学科特点渗透礼仪知识,开展礼仪教育活动,通过反复、长期的课堂礼仪行为训练以及学生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实现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实现提升二是推进课程载体融汇。转变传统的德育模式,断探索将文明礼仪教育课程化,开发完善国学礼仪课程,在学校一年级试点开设“国学礼仪”校本课程,礼仪知识和礼仪行为相互融汇,使教育和实践相得益彰,激发起了学生诵读经典、践行文明礼仪的热情自学校开展“国学礼仪”试点以来,已开展专题课堂300余节,受益学生1.5万人次,课程的开展引起了学生家长的强烈共鸣和积极配合,也受到了广大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长足发展和显著提升,起到以情育仪的良好效果学校的“礼润童心”德育特色品牌也真正走进了家长心量,让学生入心、入脑,展现风貌

  三、营造育人环境,夯实德育基石

  一是开发隐性教育资源精心规划校园文化内容,充分利用校园、楼道、黑板报等阵地资源,全方位营造文明礼仪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例如:学校创新性地将楼梯台阶充分利用起来,把《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经典张贴在楼梯的台阶上,在师生上下楼梯的时候随时可见,让校园文化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培养学生温、良、恭、俭、让的美好品质;采购《千字文》《声律启蒙》等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200余广泛放置于学校各楼层读书角,让学生们随时随地可以阅读,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利用校园广播开辟校园礼仪宣讲专栏,固定时段循环播放文明礼仪小故事,或者让学校新时代好少年等模范学生现身说法,让礼仪教育根植于学生的心灵。二是积极拓展教育思维。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开发德育课程,深挖各学科中的文明礼仪教育渗透点,新开设武术特色体育课程,精心创编礼仪操和武术操,创新性地将体育课程与文明礼仪教育结合在一起,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现代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在练就健康体魄的同时,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展现平等、博爱、文明、有礼的担当情怀为学生架起了一座了解传统武术、感悟民族文化、继承民族传统礼仪的桥梁又打造学校“润物无声”的浸润式德育教学环境,在潜移默化中的影响中全面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

  学校国学教育与学生养成教育的协调发展,使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日趋规范,使“刻薄语、秽污语、市井气”难觅其踪,校园逐步显露“教育无痕”的理想境界,为学生发展和生活幸福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以课题为引领,重点研究文明礼仪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实效,逐步改进学校德育举措,形成学校鲜明的德育工作特色,强化学校品牌建设,进一步促进了文明校园的建设。

(责任编辑:李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