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史馆”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基层课堂
时间 : 2021-04-12   来源 : 青岛文明网

  在大枣园村史馆,一本本发黄的老账本,生动记录着村庄的改革变迁和发展历程;行走在南岭社区村史馆,感受村庄组建互助组高级社、大兴农田水利、上山开石场、挖土办窑场的斑驳历史……据悉,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青岛市李沧区湘潭路街道将村史和党史相结合,把两个村史馆打造成情境课堂,将鲜活的党史课送到基层党员群众身边。(4月9日《大众日报》)

  为记录乡村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成就,为人们留住乡情乡愁,近年来许多地方的乡村都建起了村史馆。可以说,一个村庄的发展就是国家发展的缩影,一个村庄的发展史与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密切相连。因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各地要充分利用村史馆,让村史馆成为基层党员群众接受党史教育的课堂。

  让“村史馆”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基层课堂,就要管好村史馆。毋庸讳言,近年来许多地方村史馆建了不少,但一些村史馆形式大于内容,展品中本村特色少,而且展品过于单一,多以老农具、生活用具为主,缺少这些器具的介绍材料和相关故事;还有的村史馆缺少管理人员,内部展品长期无人管理,而且大部分时间是“铁将军”把门,村民很少有机会走进去。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与村史馆建设的初衷相悖,失去了村史馆建设应有的意义。因此,让“村史馆”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基层课堂,首先要管好村史馆,在展出内容上要突出本村本地特色,配好村史馆管理人员,让村史馆的大门始终向基层党员群众敞开着。

  让“村史馆”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基层课堂,就要深入挖掘村史与党史的关系。村史连着党史。但是,许多地方的村史馆只注重乡村发展成果的展示,缺少与在党的领导下不同发展时期相关内容的介绍,这不利于基层群众全面深入了解党的历史,不利于基层群众在学史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乡村的振兴。因此,各地要进一步充实丰富村史馆的展出内容,要将村庄每一个阶段的发展史与党在每一个阶段历史联系起来,要深入挖掘老器具、老物件背后的历史和故事,要通过每一件展品以小见大反映党的历史,真正让每一个走进村史馆的人都能深刻认识到没有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乡村的今天,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从而增强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的自觉性,更好地推进乡村的发展振兴。

  让“村史馆”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基层课堂,还要选好用好知村史党史的授课人员,创新授课方式。一定意义上,村史馆是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的主阵地。因此,各地要建设利用好这一阵地,在培养好村史馆管理人员的基础上,也要积极邀请乡村“五老人员”及道德典型、党史宣讲文艺志愿者等参与到党史学习教育宣讲中。同时,要通过“制作微党课”“观看红色经典剧目”“编排乡村发展文艺节目”等形式,把群众吸引到党史学习教育中,让党的思想、党的声音走进寻常百姓家。

  一段村史、一件实物、一个故事,都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各地要切实加强管理,创新形式,让村史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文昊)

(责任编辑:兰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