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造节气|指尖上舞动的千年技艺,地道民俗泊里红席迎来“生力军”
时间 : 2022-12-05   来源 : 青岛文明网
  一领红席,编经织纬,编织出了几千年的手造传承。“炕上没有席,脸上没有皮。”这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地区流传甚广的一句俗语。在泊里,红席不仅是人们炕上的必备品,陪着数代泊里人走过童年与迟暮,在夜风中听过雨,在朝曦中看过霞,甚至在嫁娶时,新娘脚下也会垫上一张红席,避免沾到尘埃,可见红席曾在泊里人的生活中扮演的不仅仅是一件日用品,更是陪伴者和见证者。
  红席编织技艺历史久远,相传,孙膑被庞涓陷害,遭受膑刑之后,流落到泊里一带,身无长物的他取来当地的高粱秫秸劈成篾子,编织成席,以隔绝地下湿气,乡人见后竞相效仿,这便是此后传承不绝、延续至今的泊里红席。
  红席编织技艺繁复,从种植专门的“席高粱”到最终编织成席需要十几道工序,一领红席,即便是娴熟的匠人也需要六七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可谓是将春秋代序,秋收冬藏尽数纳入席中,此后,这领红席将会继续陪伴它的主人度过更多的时光。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泊里红席开始大规模地生产、销售,农闲之时,泊里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投入到红席的制作中。据《胶南县志》记载,“泊里红席久负盛名,不仅在本省广泛销售,还销往东北三省和河北省等地。新中国成立初期,编席业发展较快,泊里红席曾作为本地土特产品进京参加过展览。1958年前,泊里年产红席20万领以上,其中1955年达51万领。”
  时代奔涌向前,土炕渐渐消失,人们的生活中也出现了更多柔软的、可替代红席的织物,传统泊里红席的原始功能开始衰退,并逐渐向工艺品过渡,红席技艺编成的装饰画,富有自然美感的杯垫、靠背等实用性兼艺术性的物件成为红席发展的新方向。
  现在,红席匠人们依旧保持着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纯手工编织的生产方式。除却在泊里大集上销售,匠人们还会接受顾客的订制,一般而言,一个匠人的订单可以排到翌年的六七月份。
  与生产模式相关的,红席编织手艺也像血脉一般代代传承,但也如同许多传统手造技艺一样,泊里红席的生产面临着原材料限制、利润紧缩、新鲜血液不足等诸多问题,生产规模早已不复20世纪的盛况。为了保护匠人们的利益,也为了保护这存续了两千年的传统技艺,泊里镇在张家庄村等主要的红席生产地设立了红席合作社、红席协会等机构,培训技术农民,提供贴息小额贷款,整合各自经营的匠人,吸纳匠人近百名,统一派发订单,以求红席生产成产业化与规模化。目前,泊里红席的年产值可达到400万元左右,除青岛外,还会销往日照、潍坊等周边地区。
  如今,泊里镇除定期组织编席技艺大赛,对优秀编席业户实行物质奖励外,还不断引进专业工艺美术公司,引导编席匠人提高红席品质,实行个性化定制等,使红席从观赏性到实用性都有了大幅提升。
  为了让更多人看见泊里红席,泊里镇还设立了红席等非遗项目体验馆,让来自各地的游客有机会动手参与到泊里红席的简单编织中,领略传统手造技艺的非凡魅力,使这一历经千年的古老技艺又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2009年9月,泊里红席编织技艺被列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泊里红席”商标被国家工商局注册为国家地理商标。
  一领红席,如同渡舟,泊里镇的祖辈们走下船去,新的匠人便坐满舟中,他们的生活被这舟托起,顺着名为传承的江流而下,永不回头。
(责任编辑:兰 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