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徐来,书香散开。这是最美好的读书季,女检察干警款款捧起“她”的好书,分享这美好情怀。
她是“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多舛的命运带着笔直击现实书写复杂的人性;她是温婉的知识女性,以含蓄内敛的文字引导着坚韧又积极的审美;她是独立面对坎坷人生的坚强勇士,却用一片乐观的阳光照亮女性前进的方向……
太多的女性作家受到敬仰和喜欢,她们不吝细腻的笔锋和真挚的语言,温暖你的心灵,启迪你的人生……
《呼兰河传》——萧红
书友:徐晴晴
《呼兰河传》是民国才女萧红的“旷世之作”,用诗一般的意境、含泪的微笑,守护着心灵的家园,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凉的歌谣。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用回溯性的儿童视角描绘了呼兰河城的风情和呼兰河人卑琐平凡的生活。文字随意灵动,细腻优美,祖父的园子和明媚的火烧云充满了童趣。在祖父的园子之外,萧红又说“我的故乡是荒凉的”,这份荒凉就来自于呼兰河城人逆来顺受的模样,有惨死的团圆媳妇,城内可怕的大泥坑,外热内冷的围观百姓,淡漠的生死观。灵动自然的文字背后透露着剖析人性毫不留情的力量。
《我们仨》——杨绛
书友:薛晓旭
与其说《我们仨》是杨绛先生的一部文学作品,不如说这是她送给自己的礼物,是她对曾经那平凡、单纯生活的一种纪念。
杨绛先生自然且细腻的写作风格是最吸引我的地方。那些轻快温暖的文字好像能钻进心里,让人觉得那就是我向往的生活:有柴米油盐的烦恼、也有相濡以沫的浪漫;有成熟幽默的丈夫,也有聪明俏皮的女儿。但越接近结尾就会越觉得沉重,每每想到杨绛先生的梦就要醒了,总会有种终要曲终人散的感伤。当合上最后一页时,还想再从头翻看那些甜蜜的瞬间,但又害怕触碰其中伤感的段落。每当这时我就会想:杨绛先生在回忆往事时,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纠结呢?
《城南旧事》——林海音
书友:张华玲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通过小姑娘英子童稚的双眼,向读者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中在底层挣扎求存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让我感触颇深的一位人物是那被封建伦理道德逼疯的秀贞,挣扎求存于世人鄙夷的眼光中,好不容易在英子的帮助下与离散六年的亲生女妞儿得以相认,却在奔赴寻找妞儿生父的当晚,母女俩双双命丧火车轮下。
无往不复的悲剧色彩是本书发人深省的关键之笔,但读者却也能在作者细心的引导下透过层层浓厚的悲剧色彩窥见一种蓬勃向上、纯真善良的待人处世智慧。感叹于旧时代的悲苦,手握新时代的温度,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向黎明奔赴,守护内心的净土。
《简·爱》——夏洛蒂 勃朗特
书友:张艺凡
“人总得爱点什么。”
“你渴望重新开始生活,以一种更配得上不朽灵魂的方式度过余生。”
“我得迁就我的情感。”
“我一路反抗,这在我是件新鲜的事。”
简·爱,她爱自然、爱理想、爱情感,甚至爱苦难,她坚持维护独立的人格,追求自由的个性,主张人人平等,她些许怪异的可爱,透出与生俱来的骨气。她坚韧的抗争,终究活出自己的精神。
故事娓娓道来,讲述了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责难与呼喊。当她将夏日的阳光带到罗切斯特先生脸上的时候,我的心也顿时明朗了起来。
春气萌生,桃红李白。在这最美的季节,期待每一本好书都濯洗心灵,每一朵鲜花都欢喜绽开。(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检察院)